首頁 > 互動 > 在線訪談

                      【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透視】穩住糧食安全“壓艙石”

                      2022-07-26
                      【字體:

                      穩住糧食安全“壓艙石”,才能穩住百姓的幸福感。盡管我國糧食產量已經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但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這根弦任何時候也不能放松,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堅持多措并舉

                        抓好頭等大事

                        甜辣鮮香,有滋有味,14億中國人每天一張嘴,就要消耗70萬噸糧、9.8萬噸油、192萬噸菜和23萬噸肉、12億個雞蛋,每年中國人要吃掉7億頭豬、120億只雞,消費5300多萬噸牛奶。要想讓14億人口不僅吃得飽還要吃得好,糧食安全就是頭等大事。

                        今年全省糧食面積4707.2萬畝,產量285億斤,是我們必須完成的任務?!?022年全省糧食穩產增產實施方案》明確了今年我省糧食穩產增產的九大方面重點工作,全力保障糧食穩產增收。

                        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處處長王圓榮介紹說,我省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來提升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中央連續安排了兩批種糧農民的一次性農資補貼,已經發放到戶。還有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有機旱作、馬鈴薯產業發展等生產補貼。通過小麥、玉米、馬鈴薯等作物的種植保險,對種糧大戶的貸款直補等,引導農民多種糧、種好糧,并通過農民增收,讓糧食安全的根基越筑越牢。

                        王圓榮表示,今年夏糧喜獲豐收。目前夏播已經基本結束,要借助三隊包聯服務人員,下田進地、查苗補苗、培育壯苗、防治病蟲,同時抓好防災減災。今年,農業農村部決定在全國16個省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1550萬畝,我省安排布置了82萬畝,層層分解到50個縣,到1737個主體,落實到戶到田,預計隨著今年的面積擴大19.3%,大豆產量會高于往年。

                        糧食安全不僅僅要裝滿“米袋子”,而且“菜籃子”“肉案子”“果盤子”樣樣不可或缺。王圓榮表示,“肉案子”的重點是要抓好畜牧產業的“五五戰略”,通過畜牧基地縣的建設,保證生豬產能的提升、保證“肉案子”菜品豐富?!安嘶@子”重點是要抓好冷鏈蔬菜的發展,積極打造“晉品·晉菜”的品牌,同時大力發展設施蔬菜,保證冬春蔬菜供應?!肮P子”重點是要通過果園的改造提升,提質提效,加強粗加工,同時利用南果平臺,擴大銷售市場。

                        嚴守耕地紅線

                        確?!安丶Z于地”

                        今年的省委一號文件提出,要堅決守住5757萬畝耕地紅線,也提出要推行耕地保護“田長制”,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守住耕地紅線。

                        省自然資源廳耕保處處長劉闖說,我們在全省范圍內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田長責任體系,將每塊耕地保護責任落實到人,省委、省政府和各市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書,層層傳導耕地保護責任,實行黨政同責,一票否決、終身追責;全面推行耕地保護“田長制”,嚴格耕地用途管制,對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及農業設施建設用地,實行年度“進出平衡”;強化耕地保護動態監測,充分運用衛星遙感影像和自然資源管理信息平臺等技術手段,監測耕地變化情況。從嚴查處各類違法違規占用耕地從事非農建設或改變耕地用途行為。

                        在2021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以及今年中央和省委一號文件中,都對耕地利用優先序做出了明確要求。耕地,主要用于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產品及飼草飼料生產;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于糧食生產;高標準農田,原則上全部用于糧食生產。同時,嚴格管控在耕地綠化造林、發展林果業、設施農業等耕地“非糧化”現象,確定耕地利用優先序的目標就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耕地實至名歸。

                        近兩年,我省小麥單產不斷刷新紀錄,成功突破800公斤大關,這樣的好收成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山西的高標準農田建設。

                        2020年《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鞏固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正式出臺,確立了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主要內容,“散戶”變“大戶”、“小田”變“大田”,形成“田成條、路成行、渠成網、旱能灌、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格局,截至2021年底,全省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970萬畝,占到山西省耕地面積總量的34%。到“十四五”末,全省要建成高標準農田2400萬畝以上,同步建成高效節水灌溉面積700萬畝以上,穩定保障1350萬噸以上的糧食產能。

                        山西農業大學教授高志強介紹說,高標準農田與普通的農田相比,耕地質量高、產能高、資源利用效率高、抗災減災的能力高。高標準農田建成以后,項目區糧食產能平均提高10%—20%。我省的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是280萬畝,能穩定28億斤的糧食產能。

                        王圓榮表示,未來我省在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方面將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一就是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多方調動金融系統和社會資金投入到高標準農田建設中去,發揮好政府資金的撬動作用;其二是建改并重、提升質量。重點完成新建的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同時還要有步驟、有計劃地對已建成的高標準農田進行提升改造;其三是堅持綠色發展的理念,加強節水灌溉,提高用水效率,把高標準農田的“旱能澆、澇能排”作用發揮好,真正實現旱澇保收。

                        良種良法配套

                        提高糧食產能

                        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顯示,2019年末我國耕地19.18億畝,比2009年少了1.13億畝,在耕地減少的情況下,要想端牢“中國飯碗”,必須提高糧食單產,而“良種”與“良法”便是提高糧食產量的兩把鑰匙。

                        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是選育良種的好地方。在別處需要繁育8到10代才能定型的種子,在這里只用3代。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山西科研人員像“候鳥”般不辭勞苦地往返于山西和南繁的路上累計3500余人次,開展玉米、高粱、谷子、大豆、蔬菜等近20種農作物的繁育試驗。

                        在山西農業大學農業基因資源研究中心,保存著7.2萬余份農作物種子,其中雜糧種質資源近4萬份,居全國地方庫首位。

                        山西農業大學農業基因資源研究中心主任秦慧彬介紹說:“這里存放了35種農作物種質資源7.2萬余份,以食用豆為例,我們保存了13種食用豆資源,包括菜豆、小豆、綠豆等?!?/p>

                        如何培育出良種,密碼就隱藏在這些攜帶著大自然遺傳密碼的種質資源中,經過去年的第三次種質資源普查,這里又增加了3000多份新發現的種質資源,這些種質資源為育出“良種”不斷注入新基因。

                        一粒良種對于糧食生產到底有多大的作用?高志強表示,良種的特點是產量高、品質好、抗逆性強、實驗性廣。目前生產上使用的玉米雜交種,比常規玉米能提高20%—30%的產量,高的可以達到50%。所以說良種的增產潛力、增產效果非常好。

                        王圓榮表示,種子不僅影響產量和品質,同時也是解決“卡脖子”問題的關鍵。去年我國自主選用了“廣明二號”白羽肉雞新品種,打破了國外40年的壟斷,也對我國的肉雞產業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我省是農業種質資源大省,現存農作物種質資源7.5萬多份,排名全國前列。今年我省出臺了《山西省種業振興行動實施方案》,將重點實施五大行動。第一就是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行動,把資源收集全、鑒定好、利用好;第二就是創新攻關行動,圍繞小麥、玉米等主要作物開展聯合攻關,提升創優新品種能力;第三就是種業基地提升行動,建一批良種繁育基地,圍繞畜禽、水產也要建設一批核心育種種苗場;第四就是實施企業扶優行動,制定對企業扶持、支持的政策措施;第五就是加強種業市場凈化行動,從根本上維護糧食安全。(王秀娟)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主辦單位:山西省臨汾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版權所有 

                      承辦單位:臨汾市政府信息化中心  

                      晉ICP備05003731號  網站標識碼:1410000039

                      涉密文件嚴禁上網

                      臨汾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瀏覽器可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

                      晉公網安備 14100002000001號


                      好爽高潮视频网站免费